大家好, 下面给大家奉上2023年2月宏观分析:
1.PMI数据:
从数据上看,本月PMI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第一次回归枯荣线上方,而且从整体指标结构上来看是所有的指标全面恢复,但是我们要知道,PMI数据值的获取是环比得到,也就是说上个月的基数如果较差,那么就会推高本月的PMI指标。同时,由于要考虑指标之间的相互印证性,如果PMI指标显示出回暖迹象,但PPI CPI甚至最重要的M1同比指标上不去的话,那依旧有问题,因为环比数据是不能充分显示出经济的运行状态。关于这点想必经常看饼干写经济分析文章的朋友都已经十分了解,最核心的M1同比如果上不去,其他的指标就算再好看都不能充分反映全面的经济状态,而关于本月M1的分析会在下面给大家奉上。
总之,我们只能说如果只从PMI本身的数据结构来看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毕竟这是孤证,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数据:
- PPI /CPI数据:
PPI 本月同比-1.4%, CPI同比1%, 核心CPI同比0.5%。
我们先说PPI同比部分。记得之前在PPI高企CPI低位运行的那会,饼干说PPI的高位运行是输入性通胀带来的,本质上中国国内的经济依旧是通缩,而从现在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且富有先见之明。可能你们也有这样的疑惑,即如果我们之前说中国出口是为了向世界输出通缩,而欧美进口是为了输出通胀,而大家都希望有温和的通胀,那为什么现在欧美不想办法多多从中国进口物资,这样不就解决了中美欧的各种经济问题了吗?对,如果你们能问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经济学到家了,现在饼干给你们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首先说需求端的欧美侧:在以往的传统经济模型中,如果出口国和进口国在非经济领域(比如ZHENGZHI,外交等)有友好的合作,那么欧美通过自身的消费优势进口大量廉价产品供本国市场消费,从而可以有效维持自身长期宽松的环境。在这个模型中,经济逻辑链条为:低利率模型->抬升通胀->通过外贸进口转移通胀->通胀率降低。从该链条上看,外贸解决了需求端国家长期低利率带来的高通胀问题,持续的温和通胀+低价商品+宽松的环境,需求端国家得以全力宽松,而通过外贸解决了副作用的宽松环境对经济而言自然是有利的助推剂,这点在过去的20年内都得到了有力印证。
不过作为需求端的经济逻辑链条由于高度依赖外贸对自身通胀的调节,因此对外贸的稳定性是有很高要求,如果外贸稳定性遭到破坏,经济逻辑链条中断,长久以来的低利率环境自然会拉升通胀,通胀率抬升之后为了压制它就必须采用紧缩政策,从而彻底打破这个链条。但问题是,这个经济逻辑链条已经运行了很久,需求端国家对它的路径依赖很深,为了尽快恢复这个链条,就必须想办法稳定外贸,因此从这点来看,欧美目前紧缩环境的结束节点必然是稳定的外贸结构再度形成,而绝对不是所谓的几个企业破产就能结束的。这就是经济层面的宏观视角,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现阶段欧美的全部力量都在争取时间将新的供应链搭建完成,其他的都是构建这条供应链的代价。
那么作为出口国的供给端,其逻辑链条则变成了:民众收入较低->缺乏消费->持续低通胀(CPI持续低位运行)->依赖出口就业维持低收入->吸入大量低利率美元抬升本国通胀->利用本国经济政策调节稳定本国通胀。因此从这个模型来看,你就会发现其实出口国的经济政策没法完全独立,因为如果要维持温和通胀的目标,国家就必须要维持出口竞争优势从而不断给出口企业各种补贴和扶持,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典型的制造业出口国,考虑到经济层面、就业层面的问题,它的货币和财政甚至是国家政策都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出口的增长情况,如果出口出现崩坏,链条中断的结果就是持续陷入通缩环境,而这背后的理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民众没钱。而作为民众如果发现收入下降,那么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全面收缩就是必然路径(比如提前还贷,存钱,甚至破产都算收缩资产负债表)。因此出口国对出口稳定性更加敏感,这是涉及到本国经济是否能持续良好运行的核心利益,几乎全部的政策都应立足于稳定出口贸易,除非有别的办法提升民众收入/减少民众杠杆,不过那就不是经济领域的东西咱在这就不提。
如果出口国希望不再依赖进口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像欧美那样要低利率,同时改善分配抬升民众收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来说是培养内循环市场,但大家也看到了,既要外循环也要内循环,两个循环的共同点就是低利率,因此持续宽松成了不得已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在欧美持续加息的环境下,出口国不得不长期维持宽松环境的原因。
因此总结起来就是,欧美目前干的事情就是稳定的外贸环境重塑,因为欧美认为中国的供应链稳态已经不复存在;如果真的出现全面对抗,欧美不至于在经济领域出现被动局面。因此从这点看中国的PMI, PPI和M1同比数据长期都应该是下行趋势,M2同比则是持续性的高位运行——未来中国已经不再是可靠稳定的外贸伙伴了。
中国能不能破局?大体来说有2条路,一条是上面我说的,解决分配问题,提升民众收入,这就是国家多次提到的改革深水区。这点目前来说应该是共识了,但到底怎么改革目前还没看到,反倒是持续性的放风希望年轻人口放下所谓的身段去干一些高层们都不想做的事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要是信了就真的上当了——政府还希望走老的路径依赖,压制服务业PMI,但我相信民众会用脚投票给政府看结果的。难道欧美人是人,中国人就不是人了?谁不想牛排大别墅呢?就算不能牛排大别墅,每天体面8小时也不过分是吧,既然都做不到,躺平+不生育就是最佳选择;当然润也可以,但绝对不能随便干一份活,尤其是刚毕业的小年轻,不要浪费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干一份自己不喜欢也不是大学对应专业的活,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另外一条就是抢夺全球的出口市场,类似当年欧美地理大发现那样,不过这个就不是本文能聊的了。一个自己动刀剜疮,虽痛但会健康,一个转移矛盾,但风险同样不小,除此之外若是等欧美供应链重塑后,局面只会更加被动,就是这样。
PPI和核心CPI的同比数据显示无疑是通缩局面,接下来我们看M2数据:
- M2数据:
其实按照我们上面写的大段逻辑来看,后续持续性高位的M2同比和持续下行的M1同比都是可以预见的,而联合PPI部分的通缩判断,可见国内经济持续性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赚不到钱,民众收入下降,内循环形成的时间继续推迟,而宽松毕竟有尽头,到时候不给年轻人让利,继续深化改革,后续就只能剩下极具风险的扩张之路了。起码目前来看,我觉得00,10这一辈的年轻人一定要看清局势,不要进厂浪费自己的生命,好好躺平,不要想着结婚生娃啥的,学学日本年轻一代真挺好,有时候躺平不是放弃自己,而是不被人利用,还被他人瞧不起。
下月见。
发布于 2023-03-11 22:53